萧林升从天东书记调任京城担任书记。
在那个阶段。对于人事工作萧林升几乎是完全撒手不管。
但是一旦被免职,然后担任书记处书记,萧林升的态度立马就生了变化,几乎所有的人事工作都是以他为起点进行推动落实。
当年自己无法理解萧林升的仓促和强硬,现在到了自己身上,他才逐渐认识到这么做的必要性,实在是唯有掌控人事才能左右大局啊。
“扬哥,我个人认为。”
“体育局那边如果要大动的话,恐怕要用非常之人。”
“张刘平的能力没有问题,这一点我看过他本人的考察材料,履历相当丰富。”
“但是此人说话做事确实存在不注意方式的问题。”
“少华推荐他出任副局长,恐怕也是存了让他进去打破僵局的想法。”
“这两年体育局的管理越来越僵化了,组织上考虑过几次想换掉饶峰,但是目前确实没有比较合适的人选。”
“这个张刘平如果可看一用的话,将来倒是一个不错的备选。”
办公室里。
闻言周扬点了点头。
但是对于吴宗明的话也不予置评。
吴宗明考虑的角度是长远用人。
逻辑没有问题。
但是体育局的问题很复杂。
即使是周扬也很头疼。
关键就在于。
体育工作同样将会是他以后即将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周扬自己早就跟下面的干部说过几句话。
饭要自己吃。
路要自己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上一代人以大魄力,大决心强硬解决了东宁的问题。
为将来数十年乃至百年解决了历史性的问题。
这是值得将来历史大书特书的。
没有人能否定这样的丰功伟绩。
到了萧林升这里。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三个。
一个是彻底稳定住东宁问题解决之后的大局问题。
为将来的进一步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是彻底解决两岸三地融合的问题。
只有完成这两个任务。
将来的展才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
而第三个问题就是重塑经济和社会展方向。
当年他去东海。
开启东海市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建设就是在落实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