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点了点头:“你可知这是为何?”
“属下不知。”
“营州作乱的这批山匪,其实也就几十个人,按理来说根本不足以出动一个亲王来剿匪,但营州刺史的奏折里并未陈明山匪人数,朝廷也不知其具体人数,只知这批山匪悍勇,将营州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需要朝廷驰援,再加上康王主动请缨,便也就这么办了。”
楼主道,“但若是康王剿匪还朝,最终的山匪尸体记录却只有几十具,岂不是叫朝廷震怒?是以,在营州刺史的里应外合之下,便从监狱里拉了一批囚犯出来送死。除了你在山寨里见到的那批,还有其他几批,已经或即将被处死在不同的路上。”
崔令宜眼睫微颤:“但属下瞧见,有一批山匪与扮作官兵的囚犯互换了衣裳,应该是之后会顶替官兵的位置。为何不直接让官兵前来,还省得多事?””
“因为营州刺史当初是冒着风险替康王办事,帮康王在
营州安排山匪。尽管他也是因为仕途无望,才想着放手一搏,但万一事情暴露,他必死无疑,所以康王总得给他一点补偿。皇帝已经因为营州军不敌山匪而不满了,若这一次真的只靠康王从京城带来的那点人手,而营州军没有半分长进的话,只怕曹刺史连营州任期都坐不满,就要打包走人了。所以康王才特意先让囚犯扮作营州官兵进山剿匪,再让那些山匪杀死囚犯,换上官兵的衣服回到营州城中,这便是走了明路,让营州军在众目睽睽下出了力,将功补过,营州刺史的罪过也得以减轻。至于为什么不让真的营州军上场,那自然是因为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可为什么留在山寨的那些山匪还活着,而当家的这些人却先死了?”
“不是说了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楼主含笑,伸出脚,轻轻踢了踢地上当家的脸,“何况这人还保留着往来证据没有销毁,可见对康王也算不得忠心,康王灭了他的口,也不算冤枉了他。”
“那扮作官兵的那些山匪,以后会如何?”
“不过是晚一点死罢了。”
楼主轻飘飘地说道,“从京城带来的人马是一个也不能少的,那与曹刺史息息相关的营州军也总得一起凯旋。他们的作用,就是让城中百姓亲眼目睹康王率队的风姿,顺便也重振一下对营州军的信心——毕竟在康王眼中,这以后都是他的江山,他的子民,子民对官府失去信任,可不是什么好事。至于回城之后那些人如何……呵,有的是办法处理。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正规军出身,万一哪天喝醉说漏嘴,岂不是要给康王惹麻烦?”
“康王不知楼主也在营州?”
“那个蠢货,自然是不知道的。”
楼主轻哼一声,“他让人搜遍了这些人的全身也没找到信纸,最终离去,殊不知东西是被这当家的藏进了刀柄的防滑绑带中,被我一解开就找到了。”
崔令宜的呼吸急促起来,抬头望向楼主:“所以……您是要反悔和康王的合作吗?”
“错,拂衣楼既然收了他的佣金,便不会出尔反尔。”
楼主低下头,背着手,微微俯身与她对视,声音微带嘶哑,“你这么聪明,如今我也没什么可瞒着你的。三年前他找到拂衣楼,说想借助拂衣楼的脉网,将瑶林书院与卫家纳入麾下。事涉朝政,我本不欲参与,然他身份特殊,万一真找到个由头,让朝廷清算拂衣楼,那岂不是更麻烦?所以我应下了。但我也告诉他,做事得徐徐图之,不能贪心,所以先安排你去当了崔伦的女儿,这一当便是三年,再无人起疑。”
有夜风吹过,树林里发出细细的咽音。
楼主伸出手,拇指抹去崔令宜脸上一点泥尘,最终停留在她的颊边,食指与中指微屈,抬起她的下巴:“康王愚蠢,与他继续合作,无异于自杀。但卯十六,你眼光不错,你喜欢上的人,恰好是皇帝看中的人。”
崔令宜的肩膀颤抖了一下。
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如此近距离地和楼主接触过,在她的印象中,楼主的性格永远令人琢磨不透,她不知道界限在哪,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拿出什么反应。
她唯有乖顺地说:“属下知错,请楼主饶命。”
楼主的手指紧了紧,逼视着她的眼睛:“我虽不知你与卫云章究竟是怎么谋划的,但看起来应是出了点差错,否则卫云章不会抛下你一个人回到营州城中。事已至此,再惩罚你只会耽误正事,你若是真的知错,就该好好听我接下来的话。”
崔令宜:“……卯十六,但凭楼主吩咐。”
“你现在立刻回城,去找到卫云章,让他八百里加急写信发往京城,连同康王与山匪往来的证据一并寄给他爹,将营州的事一五一十说清楚,让他爹代为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