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玥的谈判,比杨峰想象中的还要顺利一些。
杨峰几乎是只开了个头,韩玥就同意了。
站在韩玥的角度,这事儿也好理解,毕竟,这裤子实在是太漂亮,也太好卖了。
对于生活几乎陷入走投无路困境的韩玥来说,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弟弟失业、自己的铺子即将涨价,而且她生意一直不好。
如果不掌握每一次机会,恐怕她和弟弟的生活会滑向更困顿的深渊。
三方的合作模式很简单——杨峰占七成、白德凯占两层、韩玥占一成。
杨峰负责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公司管理,是公司大股东、也是公司老板。
白德凯主要负责货物,包括一些日常事务的协调——他是服装行业的老油条了,处理这些事情最合适。
韩玥的任务最简单——生产,但不是她一个人来生产,之后她要组织起一个专门的生产团队。
这一点对韩玥来说倒是不难,服装市场所有的裁缝她都认识,无论想召集多少人手她都能办得到。
资金的分配方式也不难——发工资、发货款、发酬劳、剩下的是利润,三人按比例分,如果遇到需要投资的,杨峰需要提前召集两人开会,从公司现有资金中扣除。
听上去好像是两人占了杨峰的便宜,但实则不然。
如果没有两人帮助,杨峰最多一天只能卖几百条裤子,就这也会把他累得半死,但服装行业门槛很浅,像喇叭裤这种
爆款,用不了几天就会出来仿制品,到时候杨峰的先发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有一个团队,提高抗风险能力,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样一来,杨峰可以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他前世的服装行业的经验,以及他的销售才能。
简单的谈了一下合作模式,三人商议好第二天再详谈,白德凯想请两人吃饭,但杨峰拒绝了——他急着回家。
现在,他和窦晓玲还有曼曼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张,在外面吃饭容易加深误会。
因为身上装着五百多元“巨款”
,回家的时候杨峰很奢侈的拦了一辆黄面的。
这种上个世纪风靡全国的简陋出租车,是杨峰现在能负担得起的,为数不多的奢侈。
坐在车上,司机拉着他一边往家走,杨峰在后座低着头点了一遍钱。
裤子标价五十九一条,有些人搞了价,最后下来杨峰身上一共有五百零七块。
黄面的车费四块,所以他还有五百零三块。
这已经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了。
到了家附近,杨峰下车用两块钱买了些面条鸡蛋蔬菜,拎着回家。
杨峰本想买点肉,但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家里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自己生意上也要花钱,还是要节俭一点。
所以最后还是只买了鸡蛋、蔬菜和面条。
民以食为天。
前世的杨峰曾经在饭店里打过工,有一手不错的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