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并不知道,建文帝可不是明朝中后期的人物。
“其实都不用等看子孙后代,在朱元璋还在的时候,就因为自己规定的禄米数量吃不消了,他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们那么能生,于是自己在晚年就削减了宗室的待遇。”
“在明朝中期,亲王的数量维持在30个上下,郡王两百多人,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两千多人,加上中尉和没有封的人,明朝需要给宗室的岁禄额大概是当年税收的14倍。”
【好家伙,贷款发钱?】
“这种情况下,朝廷当然是养不起的,但是朝廷养不起,没有给够钱,宗室难道不闹吗?宗室闹了怎么办?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自己解决啊!”
“这一自己解决,就变成了挖国家墙角,毕竟大家都是太祖血脉,凭什么你们坐拥天下,咱连百八十个小妾都纳不起?”
“为了能够壮大咱太祖的血脉,宗室们兼并土地、设置关税、垄断经营、伸手盐铁,穷了国家的腰包,富了咱朱家的腰包。”
“咱太祖起义,不就是为了咱老朱家永享富贵吗?国家穷有什么关系,咱子孙富了啊!”
伍爱华嘲讽地说道。
朱元璋眼前一黑。
老朱家明末宗室六十万,几个时代加在一起,也有百万之数。
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刷弹幕,也能在天幕的屏幕上占据一席之地。
于是伍爱华就看到了提醒:【主播你说了半天藩王,还说不说大明律了啊?】
别管是宗室之人提醒的还是普通观众确实想要听法制史的内容,伍爱华也意识到自己蛐蛐老朱的时间太久了,于是赶忙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刚刚我们提到,老朱其实是有和继承人提及他登基之后需要减轻刑罚,这其实也是明朝立法的一个原则,叫做‘刑罚世轻世重’,也就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来采用严格或者宽松的法律。”
“除此之外,明朝还十分强调明刑弼教,这和唐朝等朝代德主刑辅的原则相比,其实都是在于要将刑罚和教化相结合,但是德主刑辅强调德,明刑弼教强调刑,也就是强调法律。”
【就是一个法家为主,其他辅助,一个儒家为主,其他辅助?】
【所以老朱果然是真正的法家啊!】
朱元璋虽然确实是,但是他不太想承认。
原因也很简单,作为皇帝,天幕又是对着所有民众,他当然应该让民众认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父母官一样的存在,而不是让百姓觉得皇位上的皇帝冷酷铁血。
就是神仙,慈眉善目的信徒都多一些呢!
“在这种原则之下,朱元璋主持编写了《大明律》,这也标志着刑乱国用重典阶段的结束。”
“在大明律颁布之后,明朝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
“虽然但是,朱元璋也在这本法典中明确,后代子孙必须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大明律,如果有修改的,就是‘变乱祖制’,如果提出修改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大臣就要被问罪。”
“几百年的朝堂,法律却不能修改,也不知道当时的朱元璋想的是什么?”
伍爱华真的不理解:“就好比如果研究发现用轻一点的铠甲可以获得更好战果,但是大明律规定了铠甲的规格,咱是改大明律呢?还是改大明律呢?还是改大明律呢?”
伍爱华这话一说,许多古人感受到她话语的含义,不由笑出了声。
【想起主播第一次直播说商鞅抄袭法条的故事,果然立法就是到处抄一抄啊!】
“大明律是和唐律一样的法典,本身朱元璋也是参照唐律制定的,据说制定大明律的时候,朱元璋让人把唐律写在条幅上,挂在宫中,让他随时随地能够看到。”
“除了大明律之外,《大诰》也是朱元璋搞出来的重要法律依据。”
“很多学者认为,大诰本身就是一种特别法。”
“大诰,意识就是各种布告,朱元璋采用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表示这是皇帝制定的特别法律。”
【博主为什么一直说朱元璋?之前唐律都没有一直说李世民之类的】
看到这天弹幕,伍爱华不由笑了笑说道:“这当然是因为明朝的立法有非常显着的朱元璋特色。”
“唐宋元的立法,一般都是让大臣,特别是精通法学的大臣主持,皇帝最多起到一个最后把关的作用,但是朱元璋他是真的参与制定,并且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就比如我们说大明律,就有他留下来的变乱祖制罪,而大诰更是他的自留地,充分让朱元璋发挥了自己一腔没处发泄的怒气值。”
“朱元璋的大诰是怎么规定的呢?比如说他有一百多条针对管理犯罪要怎么惩治。”
“同时,还规定了诛九族、凌迟等等刑罚,最出名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剥皮宣草。”
“而且朱元璋还有一项规定,就是每家每户必须要有一本大诰,如果有,你犯罪了,只要不是死罪,都罪减一等。”
【???还有这种好事?】
【这样岂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家中藏书大诰?】
【也许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说起来大诰一本多贵啊?这种保命的玩意儿,不得多准备一两本?】
【难道不是随便发?还需要钱买吗?那岂不是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够罪减一等?】
“这条法律还不受时间限制。”
伍爱华觉得这倒是一个好评的地方:“虽然在永乐年之后,大诰已经完全废止,但是藏有大诰依然可以罪减一等,持续了整个大明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