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午后,高阳城内东南部一处大宅,已经74岁的前大明帝师,前辽东总督,致仕回家的孙承宗孙大爷躺在一把躺椅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回忆这些年的战斗经历,不时摇头叹息。
“阁老,阁老,门外有位年轻人求见,说有高产农物要献给阁老。”
一名家丁进屋禀报。
“年轻人,高产农物!”
孙承宗猛然睁开双眼,精光四射双手连挥,“快快有请!”
“是,阁老!”
家丁退出屋去。
不一会,家丁领着一个年轻人进来。
年轻人行个礼,开口道:“见过孙阁老!小子名唤郭少靖,南宋海外后裔,近日来到故国,特献两种高产农物于故国,叨扰阁老一番!”
小郭同学仔细一瞧,这位为大明尽忠尽心最后却落个惨死,可怜又可敬的倔犟老人中等身材,骨架硬朗脸膛清瘦刚毅,一蓬白多黑少的虬须长有半尺,两眼射出精光。不像一个文人,倒似一位征战疆场的老将。
“哦!无妨!无妨!原来是宋人后裔,幸会!幸会!”
孙承宗热情地招待这位来送新农物的年轻人。
“来人!给郭小哥上茶!少靖,请坐!”
“多谢阁老!”
“不知郭小哥所献何物?”
郭少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玉米,一个红薯。
“阁老请看,便是此物。乃海外二种食物,这个名为红薯又称之为甘薯,这个名为玉米或叫珠米,种植技术简单,亩产保底五百斤以上。”
一听亩产保底在五百斤以上,孙阁老眼中闪出光彩来了精神。
“好!好东西!不知此物口味如何!”
孙大爷老脸笑开了花。
“阁老稍等!让小子展示。”
郭少靖便请家丁拿来灶灰,木柴,在屋外泥地上把几个玉米红薯埋在灶灰里,盖上木柴,拿出一只打火机点燃。
“阁老,需半个时辰方能熟。”
“无妨!老夫愿等!郭小哥!你那火折子很奇特?”
“此物名为打火机!一种新式火折子,这只便送于阁老。”
演示了几遍,交给了孙承宗。孙大爷试了几次,觉得很新奇,爱不释手。
“好东西!好东西!”
笑容满面赞口不绝。
两人东拉西扯,郭少靖照着小说中明末的描写,向老人介绍了一些海外的风土人物,海上航行贸易之类。
当然也介绍了自己祖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却又处于四战之地,强敌环绕,对祖国虎视眈眈,要想咬上一口。附近海外一个实力强大的野蛮国家,终于按捺不住贪婪的野心,趁着当时祖国国力衰弱之时悍然入侵,曾经一度濒临灭国。
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齐心,坚决与敌寇作英勇的斗争。随后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英明领袖,带着老百姓赶走了外国侵略者,推翻了腐败且军阀林立的前朝统治,建立了以百姓当家作主,倡导平等、公正、团结、民主、法治、自由、诚信、友善、和谐的新国家。
孙大爷听得津津有味,“郭小哥!不知你那国家里的百姓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