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乍见卫庄,愣了愣,不明白嬴欢怎么突然回来了。按理说,嬴欢总得等到大战告捷才归。这一突然,让他心生疑惑。“你怎么这会儿就回来了?”
嬴政好奇地问。
嬴欢把当前面临的困境讲了讲,特别是粮草问题,嬴政确实没留意到粮草短缺的消息,这事儿确实没传到他耳朵里。“啥?现在粮草不够用了?”
嬴欢点头,正是粮草问题催他回的咸阳。嬴政一听原委,这才明白为何他会匆匆归来。
嬴政无奈地叹了口气,对这事,他心里也挺愧疚的。本该让嬴欢无忧作战,毕竟粮草是稳军心的关键。
结果却搞成这样,心里更添了几分愧疚。“这事是我拖了你后腿,近来征税不足。”
“有的地方粮食收不上来,国库里存粮少得可怜,供不起足够的军粮。”
这话一落,他脸色不太好看,自责管理不当,才酿成了眼下的局面,拖累了前线的攻势。
嬴欢连忙宽慰起一脸懊恼的嬴政。他没想到,一国之君竟也会有真心感到愧疚的时候。他一直以为嬴政是霸气的象征,从不出错。
没想到,嬴政面对错误,竟是大方承认,还向他道歉。这让嬴欢意外,原来历史记载的人物并不完全相符。历史是文人笔下的世界,或许真实的嬴政曾遭受过不少非议。
统一天下的帝王怎么可能如史书所描绘的那样简单?嬴欢迅甩掉这些杂念,此时在长城上胡思乱想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他赶紧和嬴政商量起接下来的对策。
然而,赵高等人却把矛头直指嬴欢,说他长年领兵在外征战,才导致如今的局面。如果停战或者休整,粮食肯定充裕,不至于搞成这样。
“太子殿下英勇善战是事实,但这困境也是因殿下过于勇猛造成的。若非如此,粮草根本不至于成为问题。”
嬴欢听到这儿,一脸惊讶地看着赵高,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学会了先夸后贬的招数来对付自己。“看样子赵大人对我这太子的做法颇有微词啊,那我倒想请教赵大人,如今楚国、齐国都对秦国下手了,难道本太子就该缩在城里,不攻不追不赶吗?”
赵高一听这话,一时语塞,只好又扯出从前的事来应对。“那韩国的事怎么说呢?”
---
先回咸阳
嬴欢听了,觉得有些好笑,眼睛转向赵高,心里琢磨着这家伙还能给他安什么罪名。
“那你倒说说韩国那档子事,本太子究竟哪儿做得不对,让赵大人念叨到现在。”
赵高瞅着嬴欢这幅模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现在正是往嬴欢身上泼脏水的好时机。只要让嬴政心里不痛快,对嬴欢生出厌烦,赵高今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韩国明明已经投降了,他们的军队对我们秦国构不成任何威胁,太子殿下为何还要兴师动众出征?”
“那时韩国已无兵可用,连反抗的机会都不存在。”
嬴欢本以为赵高能拿出多硬的证据,结果不过尔尔。“赵大人若是对那情形不解,那本太子就给你科普科普。”
---
赫赫战功的猛虎队
赵高不服气地盯着赢欢,眼神里满是较量。
韩国无力抵抗是个人都知道,当初嬴欢要率兵灭韩,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但嬴欢并未采纳众人意见,反而力排众议,迅荡平韩国,使之成为秦国的地盘。“赵大人可知道,韩国表面上虽无军力,私下里却藏着一支地下军队?”
“他们之所以那么快投降,是因为地下军还没成熟,一旦那地下军队壮大起来,后果你可想过?”
赵高闻言,顿时语塞,关于地下军的事,他确实不知。嬴政在一旁听得认真,对于地下军的事他也略有耳闻,直到赢欢证实,才确信其存在。
“赵大人既不知情,那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明白了。”
赵高好奇,想知道赢欢能有什么证据,毕竟韩国灭亡已久,难不成地下军还留着?见赵高一脸怒气,嬴欢心里明镜似的,朝堂之上,他从不怕任何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