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略作思索,从容答道:“皇上,臣有一计。我们可以派出一支精锐铁骑,乔装成北齐军的模样,悄然潜入其境内,趁其不备,直取北齐心脏。然此计虽狠辣,却难免造成大量无辜百姓伤亡。”
始皇帝沉吟片刻,提出了新的方案:“如此,便派您率五万骑兵先行,伪装成北齐援军,迷惑敌方视线。待其察觉时,你们已深入北齐腹地,随后分头潜入各城,逐一占领。我军暂时驻守,寻机再度出击,彻底摧毁北齐。您看如何?”
李斯赞同道:“皇上英明,如此行事确有可能成功。只是,臣建议我军行动不宜过于激进,否则北齐可能察觉异常,即便攻克北齐,也可能无法活捉其王庭要员。”
始皇帝点头道:“言之有理,需留有余地。这样吧,朕调遣三十万大军进攻北齐,您则率剩余五万兵马攻打南越,两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即便北齐有所防备,也无济于事。待攻破南越后,你们将毫无损。”
“臣领旨。”
李斯拱手应诺。他知道,单凭目前力量,欲一举拿下北齐实属不易,故而赞同始皇帝的提议,先合力围攻南越,再伺机对付北齐。
始皇帝继续道:“此事就此定下。你们回去后即刻筹备,待南越之战结束后,朕将对你们论功行赏,晋升你们为镇西侯,并在攻破南越后给予更为丰厚的奖赏。”
始皇帝之所以选择李斯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将,正是看重其多年的忠诚与才干。李斯不仅是他最信赖的臣子之一,更是他实现宏图伟业不可或缺的助力。因此,此次出征,始皇帝期待李斯能不负所托,为他打下南越这片江山。
李斯一听始皇帝这话,赶忙低头施礼,心中暗自欢喜:这晋封之喜突如其来,真是如愿以偿,做梦都想的事儿啊!他没敢多想,只觉得能晋升便心满意足,其余的,都成了浮云。
始皇帝瞧着李斯,笑盈盈地说:“李斯大人,朕清楚您这一阵子为咱大秦鞠躬尽瘁,心里头实打实地感激您。待攻破北齐后,朕必重重奖赏。您尽管放宽心,届时赏赐少不了您的。”
李斯面带微笑回道:“微臣不图别的,只愿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如此,便心安理得矣。”
始皇帝听罢,言简意赅:“那朕不多言,咱们接着商讨北齐之事。”
话音落下,便不再言语。李斯也静默下来,开始盘算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周围众人目睹这一切,无不艳羡李斯。如今他贵为大将军,位高权重,又深得皇恩,怎叫人不眼红?这股嫉妒之情在他们心底悄然滋长,对李斯的怨恨也随之加深。
始皇帝宣布退朝,离开御书房后,李斯不禁松了口气。刚才在群臣瞩目之下,他倍感压力,生怕言行稍有差池,或者决策有误,便会招致祸端。幸亏皇上并未怪罪,让他如释重负。
然而,李斯内心仍存疑惑,不明白为何皇上突然让自己参与此事。但转念一想,只要能助皇上一臂之力,无论何事他都乐意效劳,这便是他的处世之道,也是皇上欣赏他的缘由。
李斯退朝不久,便返回府邸筹备后续事宜。与此同时,北越王宫内,一位身着素衣的少年端坐于房中,正是北越二皇子、南越国君北齐。
他向父亲询问道:“父皇,面对这批来犯之兵,您打算如何应对?”
北越国王胸有成竹地回答:“放心吧,我们已调遣大军封锁南境,待时机成熟便动围剿,谅他们插翅难逃。”
北齐却有些担忧:“可父皇,我怕这样一来,反而阻挠不了李斯率军直捣南越腹地。”
国王拍了拍儿子肩膀,语气坚定:“放心,我早有安排。一旦敌军踏上我南越领土,即刻擒拿。李斯再大胆,也不会轻易调动精锐之师来犯我城池。”
北齐半信半疑:“父皇确信?以往李斯行事极为谨慎,如今却似换了个人,屡有惊人之举。”
国王自信满满:“我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你按我说的做就是,此战关乎我南越生死存亡,必须胜,无路可退。相信我,定会为你觅得良机。”
北齐虽与父亲素未谋面,但听其言辞恳切,决定暂且信他一回:“好,儿臣信父皇一次,望父皇莫失信于我,否则……”
国王起身离去,留下北齐独自沉思。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北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后垂下头,不知在思索何事。
“一群蝼蚁,也敢在我面前嚣张?”
北齐遥望远方,眼神中杀气一闪而过。
他蓦然高喊:“来人!”
侍卫闻声而至,齐刷刷跪倒在地。
“即刻传令,召集群臣议事,不论何官何职,须立即前往议事厅集结,不得有误!”
“遵命!”
侍卫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