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刘姥姥带来新鲜瓜果二进荣国府后,贾母亲自招待刘姥姥后,临时起意,要去栊翠庵品茶。
书中是如此叙述的:
"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从贾母的话语及矛盾的行为分析,即可明白,她哪里真的是去栊翠庵喝茶?
原来贾母醉翁之意不在茶,乃看看妙玉究竟是不是大家所说的高洁而孤傲之人。
当妙玉烹了茶,用名贵的小茶盘小盖钟盛上,亲自奉与贾母时,贾母道,"
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解释说是"
老君眉"
后,贾母才接了,又问是用什么水烹茶?在妙玉回复是用"
旧年蠲的雨水"
,便吃了半盏。
接下来贾母的举动更有些突兀了。她将喝了半盏茶的杯子笑着递给刘姥姥,要她尝尝妙玉泡的老君眉茶。
刘姥姥也没推辞,接过来一口说尽,还说:"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些更好了。"
由此可见,刘姥姥在品茶方面,的确是"
门外汉"
。贾母估计也是知道的。那贾母何以这样有意为之呢?很明显,这是刘姥姥配合贾母演戏了。
贾母在意的并不是刘姥姥懂不懂茶,不过是希望刘姥姥与她共演一出双簧,探探底,借机压一压妙玉的自命不凡:你的高洁也好,茶道也罢,都只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比不上庄稼人刘姥姥的实在。
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姥姥显然明白贾母的内心用意,当即全力配合,将一个俗人的本色"
完美地"
呈现出来。
故赢得"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
三、妙玉的确是性情中人
可见,贾母突访栊翠庵,显然有"
上位者"
的姿态,有找茬的成分。
孤傲的妙玉敏感而明白,起先还是出于自己是主人的角度,热情地泡上好茶接待。当贾母欲以自己是贾府当家人的身份压一压妙玉的心气时,妙玉的个性即刻就显现出来,便轻飘飘来了一句:"
知道,这是老君眉"
。
言下之意,她懂得敬重老人,知道您贾母年事已高,我怎会用"
六安茶"
招待呢?这款名贵的老君眉,有助消化,可醒酒,特别适合老年人品茗,还有祝寿之意。我算是看重您老人家、亦懂礼数也很礼貌了吧?
可见,妙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