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家虽说不济,外头的体面是要的……。"
不明就里的贾母席丫环鸳鸯以为贾母的丧葬费原本有保障,担心王熙凤"
不上心"
,也哀哭着请求王熙凤一定要为贾母的"
大丧仪"
办得体体面面,不辜负贾母在贾府操劳一生的心血。
后来鸳鸯见王熙凤在操办时受掣肘只得央求贾府下人支持帮忙时,下人不肯出力多不买账,很是不解:
"
她头里作事,何等爽利周到,如今怎么掣肘的这个样儿。我看这两三天连一点头脑都没有,不是老太太白疼了她了吗?"
幸得李纨看不下去,说了句公道话:"
我说琏二奶奶并不是在老太太的事上不用心,只是银子钱都不在她手里,叫她巧媳妇还作的上没米的粥来吗?"
鸳鸯才恍然大悟,明白王熙凤已被挟制,又在贾府树敌太多,仆人们都恨她,群起而攻之,巴不得让她出丑。
但鸳鸯毕竟只是丫环,她不敢去找刑王二夫人理论,只好找到平时要好的玉钏、彩云等丫环,求得王夫人"
才拿了一份出来"
,勉强将贾母的"
大丧仪"
维持下去。
饶是如此,贾府上下此时大都不听王熙凤的安排,还在旁边指指点点,说风凉话。原本渴望体面办好贾母"
大丧仪"
的王熙凤,此时才知道自己已是"
失势的凤凰不如鸡"
,回天无力了。但一向威风惯了的王熙凤,哪能受得了这些打击,一气之下,还没等贾母出殡,自己就倒下一病不起。
要强的王熙凤最终把贾母的"
大丧仪"
办得一团糟,还受尽埋怨,几头不讨好。
列位看官可能会问,既然王熙凤是贾府管家,她难道手里没钱,至少也会预留点"
私房钱"
备用?
实际上,王熙凤管家时弄来的银子,已在抄家时一并被没收,手里已没有多少钱了。即便有点可怜的"
体己"
钱,已不敷大用。
何况王熙凤原本更是贪利之人,怎会倒贴去干亏本的买卖?要王熙凤拿出自己仅有的钱去办事,即便是用于贾母的"
大丧仪"
,也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