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红楼梦》第5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遂借仙界之名,通过贾宝玉在梦中翻看薄命司关于"
金陵十二钗"
的册子,从而颇为玄幻地道出林黛玉"
堪怜咏絮才"
的惊世才华。
这"
咏絮"
之说,出自东晋才女谢道韫的"
未若柳絮因风起"
之典故。曹公借此点出林黛玉不凡的诗才。
从林黛玉后来在贾府生活的情形而言,她无论是在元春省亲时受命写应制诗,还是贾府成立诗社后,参与其间写海棠诗、菊花诗、桃花诗,以及第5o回在芦雪庵中联诗,均一气呵成。
尤其是《咏菊》、《问菊》、《菊梦》这三菊花诗,诗社社长点评人李纨更是大加赞赏,认为:"
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还有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端午时节作"
葬花吟"
,在贾宝玉令晴雯送来三条旧手帕传情时即作"
题帕三绝"
,以及临窗即兴"
秋窗风雨夕"
,与史湘云在中秋之夜联对"
寒塘渡月影,冷月葬花魂"
等等……
无不展示出林黛玉绝世才华。称其在《红楼梦》中"
独占鳌头"
,实至名归。
三、林黛玉的人品
林黛玉的人品,在《红楼梦》中更是一股清流,其心灵纯净,澄澈如水,最值得深交。
她在尔虞我诈的大观园,没有宝钗那样深的城腹,也没有王熙凤那样的泼辣,只简单地生活着,率真纯粹地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她与丫环紫鹃能处成闺蜜,收下香菱这个学生后便倾囊相授,俨然是良师益友。
没有计较史湘云对她的敌意,后来惺惺相惜,还在贾府的中秋之夜与之联对;见识妙玉的诗才后大为评赞,没有因妙玉说她"
俗人一个"
而持"
相轻"
的态度。
宝钗曾被黛玉视为假想中的最大情敌,一直戒备防范,以致在宝玉宝钗相见时,故意在贾宝玉面前使小性儿,说些含酸的话,当后来与她冰释前嫌后,便真诚地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