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
,已然不同往日,冷清了许多:
宁府最高长辈贾敬因"
过年祭祖"
,不得不回府完成"
主祭"
的使命,之后就"
静室默处"
不再参加任何"
年事"
,"
素不饮酒茹荤"
,待正月十七日祀祖后便出城修道去了。
荣府的贾赦领了贾母的元宵赏赐后,也自去家中,"
与众门客赏灯吃酒,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乐与这里不同。"
贾府族中男女,来的人更少了。书中说:"
贾母也曾差人去请众族中男女,奈他们有年老的,懒于热闹;有家内没有人,又有疾病淹留,欲来竟不能来;有一等妒富嫌贫,不肯来的;更有憎畏凤姐之为人,赌气不来的;更有羞手羞脚,不敢见人,不敢来的。因此族中虽多,女眷来者,不过贾菌之母娄氏带了贾菌来,男人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
可见,贾府的元宵夜宴,不过是贾母强撑着维持豪门的体面罢了。
宁荣二府的矛盾早已突显,又多"
安享尊荣"
不思进取之辈,早已到了"
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的拐点,其"
大荣枯"
的光景冥冥中注定成了事实。
所以,无论是甄家元宵节所遇一僧一道及"
葫芦庙炸供"
,还是贾府元宵节的盛事"
元妃省亲"
,贾母强撑门面维持的"
元宵夜宴"
,以及颇有玄外之音的元宵节后猜灯谜等活动,无不暗示一曲红楼悲歌:"
元宵"
,实乃"
缘消"
,曲终人散后,红楼女儿的薄命,预示"
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必然走向没落。
最终万境归空。正所谓:好逢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