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桃花,签语“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解为“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袭人之签指探春所抽的杏花签,其“武陵别景”
又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拉众芳一道饮酒,暗示袭人离开了没落的贾府,或远嫁,或过上安乐的生活。
袭人最终与主子贾宝玉无缘,她的判词“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说得很清楚。
此外,蒋玉菡曾与贾宝玉互换腰带,宝玉赠送的汗巾子,正好是袭人给的,而蒋玉菡送给宝玉的汗巾子,又被宝玉转给了袭人。如此信物互换,可以确证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
只不过,袭人为何嫁给蒋玉菡却是不解之谜。是王夫人安排,还是薛宝钗逼她离开?
也许都有可能,但更有说服力的一种探佚则认为,这是袭人主动离开贾府嫁给蒋玉菡的。只因忠顺王为了羞辱没落的贾家,逼袭人出嫁给优伶蒋玉菡,否则贾宝玉将死无葬身之地。为了保护贾宝玉,袭人只好屈从。
八、焦大醉骂的小叔子
“焦大醉骂”
是《红楼梦》第七回中的经典情节,因宁国府总管赖二派差不公,有意喊老仆焦大夜送秦钟,借着酒意的焦大便破口大骂,说出府上“爬灰”
与“养小叔子”
两件糗事。
这“爬灰”
一事,指的是族长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孽情”
,红学界已普遍认同。
而“养小叔子”
则争论不休。
有说是秦可卿与贾蔷,有说是贾蔷之母与贾珍,还有说贾敬与惜春之母等。
第九回提及已十六岁的贾蔷生得风流俊俏,因贾珍“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立门户过活去了。”
什么“口声不太好”
?族长贾珍“也要避些嫌疑”
?
很有可能与贾珍“爬灰”
有关,贾珍又有"蛮童之宠",对贾蔷与秦可卿"叔嫂之间"有可能的暧昧有所风闻,为顾及影响,便将贾蔷另立门户。
这似乎说得通。
不过,秦可卿怎敢与贾蔷“不轨”
,霸道总裁贾珍会善罢甘休?贾蔷对秦可卿的非分之想不大可能。宁府“养小叔子”
的糗事极可能生在贾蔷之母与贾珍身上。
虽说书中言明贾蔷的母亲早亡,但她有可能深得贾珍唾涎进而被霸占,贾蔷就是他两人的私生子。这也是为什么贾珍厚爱贾蔷之故。
贾珍要避嫌极有可能就是避自己这一荒唐事。
书中还说贾珍的父亲贾敬考中乙卯科进士后竟然一事不管,置身都外玄真观修道去了。
贾敬何以如此反常?
一说就是贾惜春之母养了小叔子贾敬。后来知道内情的贾母为化解尴尬,便将贾珍的胞妹贾惜春接到荣国府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贾惜春不敬贾敬之故,六十三回贾敬宾天后,惜春仿佛是事外之人,没有为他送终尽孝,这样的有悖常理,亦是力证。
当然,《红楼梦》宁府“养小叔子”
的糗事,还有其他说法,就不一一例举。
综上而言:《红楼梦》诸多未解之谜,多有矛盾亦或冲突之处,许是曹公有意为之,也可能核心是“红楼未完”
的原因吧。也许,正因为这些至今未解之谜,使得《红楼梦》这一古典名着更添神秘而成就专门的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