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泪尽而逝”
论。因贾宝玉的婚事被王熙凤提议用掉包计操作,经贾母同意,贾宝玉最终娶了薛宝钗,爱而不得的林黛玉便在二宝的大婚之夜焚了所有书稿,流尽眼泪后夭亡。
二是呼应“冷月葬花魂”
的投湖自尽论。因林黛玉与史湘云贾府中秋之夜的即景联对,林黛玉对出“冷月葬花魂”
,史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
。
这两句名对被不少红迷说成是黛玉湘云两人悲苦命运的“谶语”
。红学家周汝昌在专着《冷月寒塘赋必妃——黛玉夭逝于何时何地》中也认定,不堪受骂的林黛玉“决意自投于水,以了残生”
。
三是呼应“风刀霜剑严相逼”
的被逼致死论。因林黛玉作《秋窗风雨夕》感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又因林黛玉有“潇湘妃子”
的雅称,北静王妃曾送她“五样礼物”
,宝玉还曾转送北静王给的鹡鸰香串蓑衣斗笠……。
等等这些因素叠加,便演绎出林黛玉被逼嫁给北静王,无奈之下以死明志的说法。
四是呼应“玉带林中挂”
的上吊自尽论。因林黛玉薛宝钗“二美合一”
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伏下两个女主悲催的最终归宿。
十八回元妃省亲时点的四出戏,其中《离魂》出自《牡丹亭》,庚辰本就有双行夹批:“伏黛玉死”
。由此研判林黛玉绝望之下选择了上吊自杀,回归太虚。
四、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孩子贾桂
贾桂出自《红楼梦》续书最后一回,贾雨村与甄士隐重逢,甄士隐告之贾雨村:
“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只自然的道理。”
贾雨村明白“兰”
是贾珠的儿子贾兰,但不知“桂”
是谁,甄士隐也没有明说,只透露是薛宝钗的遗腹子,将来大有出息振兴了贾家。
对此,不少红迷认为这是胡扯,根本不符合《红楼梦》原意,衰落的贾府被抄家问罪后怎可能“兰桂齐芳”
?
贾宝玉抛弃薛宝钗离家出走,那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不可能有贾桂这个遗腹子。
贾桂是谁?到底是不是贾宝玉薛宝钗的孩子,便成了至今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
五、秦可卿与妙玉的身世
先说秦可卿,这一“金钗”
不简单。
明面上是营缮郎秦业的养女,原本是弃婴,被养生堂收养,秦业领来抱养长大,还起了个“可儿”
的小名。可儿成长为大美人秦可卿后,入嫁豪门宁国府,当上“蓉少奶奶”
,得一致称赞,贾母视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
。
可《红楼梦》开篇讲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便“也去下世为人”
,从而勾出作陪的“许多风流冤家以了结此案”
。
秦可卿便是其中之一。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