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3章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更名之路有何玄妙(第3页)

第3章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更名之路有何玄妙(第3页)

红学"

,与甲骨学、敦煌学同列2o世纪的三大显学。

三、更名《红楼梦》的玄妙之处

有名的"

红学"

家俞平伯曾在临终前为自己"

腰斩红楼梦"

郑重忏悔:"

……程伟元、高鄂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平伯先生此举,其实透出了《红楼梦》另外的玄机。

易名而得的《红楼梦》,这部鸿篇巨着之所以历经曲折,除了问世之前系禁书、躲避"

文字狱"

以外,还暗藏玄妙之处:作者曹雪芹大有深意地将自己的生平事迹隐藏于书中,需细细品匝方知。

那,曹雪芹是何许人也,有何特别的地方?

原来他的生平历史真不简单,实与大清"

康乾"

王朝密切相关。

公元1715年出生于江宁的曹雪芹,乃正白旗出身,有大清皇室内务府的"

包衣"

世家背景。其曾祖曹玺因军功起家,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帝的乳母,姑妈是平郡王的正妃;祖父曹寅与康熙帝是小,一块长大,乃康熙帝的宠臣"

御前侍卫"

,之后继任肥差"

江宁织造"

,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

曹寅过世后,曹雪芹的父亲曹颙接任江宁织造。1715年,曹颙回京述职病逝,其堂弟曹頫作为曹寅的过继子,承袭江宁织造。这一年,"

遗腹子"

曹雪芹正好出生。

那时的曹家,承袭了58年的"

江宁织造"

,鼎盛时是南京第一豪门,推为显赫的世家望族,康熙帝4次"

南巡"

均是曹家接驾安排。

故曹雪芹年少时期过了一段富贵繁华、锦衣玉食的纨绔生活。只是,雍正六年,也就是公元1728年,曹雪芹13岁时,曹家受"

九龙夺嫡"

事件的牵连,雍正帝以追缴国库亏空为由,将曹頫罢官"

枷号示众"

曹家开始没落,便举家迁回北京。后来又因废太子胤祁一案,曹家因与废太子的同党理亲王弘晢有交情,也受池鱼之灾被乾隆帝彻底清理出局。

曹氏家族只得各自风消云散,从此衰败。1747年,33岁的曹雪芹作为犯官罪人的后代,入列市井平民,生活自是云泥之别,显得更加艰难潦倒,只得移居当时属"

满径蓬蒿"

的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历经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后,曹雪芹在感慨家族兴败之际,经友人提点,从此便在北京西郊着书立说。打算撰写一部世情小说,表达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往,显示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折射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同时又能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小说之中,借以忆及儿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的幸福生活,并为闺阁女子立传,追忆往日浮华,感伤家道中落。

但出于现实的考量,又不宜将此书写成自传体,曹雪芹便借神话传说入题,以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手法构思了石头记11o回本框架,通过十年呕心沥血的艰辛创作,又五度修正,终于在1762年即乾隆二十八年审定完前八十回文稿。

只因石头记后3o回的内容多有敏感之处,忌讳甚多,曹雪芹便暂时分割开,没有收录进来弄成全本,遂成了千古遗憾。后来曹雪芹因幼子的夭折陷入长期的忧伤之中,于1763年染病医治无效离世,卒年48岁。

后3o回也就下落不明,使得问世后的《红楼梦》留下"

红楼梦未完"

的千古追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