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偏理论,而且极具指导意义,但不讲应用。
这种用来大会上讲才是最合适的。
至于格局?我们自己人都还没教的过来,凭什么教你们。
这是老一辈人的想法,王忱的想法有些不同。
但他也不会逆着老爷子来。
王忱下午讲课的时候,老爷子还跑来听,全场他最不放心的就是王忱。
王忱站在台上,看着下方一水的外国人,说实话他有些气恼。
虽然自己讲的东西理论多过实用,但这也是中医最基础的核心呀。
自己还是位宗师,你们就那么看不上伤寒?
王忱重重的吐出胸中浊气,南北融合还任重道远呢。
放空自己的脑袋,王忱开始讲起自己的课。
“六经辨证,出自黄帝内经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第三节。
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辩证之法。
六经分别为三阳三阴。
三阳,一阳为之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三阴为太阴,二阴为厥阴,一阴为少阴。
当病到达厥阴的时候,就是病的极限。
而经方伤寒便是用此作为辨证施治的方法。
病从太阳、少阳、第三阶段阳明,病如果走到阳明,便会在这里停止。
这是第一个止。
而没有进入阳明的,会从少阳进入太阴,太阴之后进入少阴,最后进入厥阴。
厥阴是阴之尽头,这是第二个止。
我们认为在太阳证之上,就是平常人。
只有经过六经以后才会生病。
所以在六经传变的中间,不管是在少阳或者阳明,在中间把证治好,病就不会出现。
现在的现代医学都是治病,而我们是治证。
在症状初显的时候,就把它治好,就不会出现果。
同时我们治症,就是同症同治,智者察同。
同样的症状,用同样的手法。
愚昧的人就会去察异,制造成百上千个病名,但没有一个是能治好的。
所以我们的同症同治是怎么样的呢?
比如骨节酸痛,看起来好像是风湿关节炎,但实际上却是骨癌,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同一个症状。
所以用的方子都是一样的。”
讲到这里,王忱突然发现老爷子在下面直直的盯着自己。
有点疑惑,自己没讲什么太有用的东西呀?
您老这么看我干什么?
王忱是觉得这没什么用,但对于这些老外来说,宝典呀!
原来只要病人表现出来的反应是相同的,不管他是得到的什么病,都用治这个反应的药来治。
下面的人,看王忱的眼神都热切了不少,都在盼着王忱将更多的干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