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汉朝四百余年 >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20章 呼韩邪单于降汉(第5页)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20章 呼韩邪单于降汉(第5页)

一人性命事小,搞不好整个部落都要从此走向消亡。

此刻浑邪王才果断决定,投靠霍去病,背靠大汉朝,才能与休屠周旋。

休屠王也不想去龙城,毕竟祭天金人在他手上被汉军夺走。

这年秋天,二王密谋后派人联络汉朝,假装投降,争取汉朝庇护,先度过危机。

此时大行(九卿之一,官职二品)李息领兵在黄河边筑城,见到浑邪王使者,立即遣人飞驰快报武帝。

过了几日休屠王的使者也到金城,李息不敢怠慢,请武帝兵受降,以免情况有变。

武帝疑是诈降,大将军卫青也不敢定夺,昔日左贤王於单投降,是因为手上没有了像样的军队,为保命才投降。

现在河西二王至少还有五万骑,怎会背弃祖宗来降。满朝文武都说有诈,唯独霍去病力排众议,希望领兵前往受降。

武帝从长水营拨匈奴降卒,并霍去病残兵共万人,再次前往河西走廊。

霍去病领兵来到金城黄河南岸,扎下营寨。

汉旗一簇聚山椒,霁日清风看射雕。

脱帽胡儿遥稽,汉家新将霍嫖姚。

汉军与匈奴距离数里,遥遥相望,霍去病看到了浑邪王的战旗,却不见休屠王的王旗。

这次浑邪王是真心投降,率几乎所有部落前来,控弦近三万。

休屠王也倾全国之兵,也有近三万骑,不过休屠王有自己的盘算,假装同意投降,准备等浑邪部渡河后便立即反水,然后全据空虚的河西走廊。

匈奴最敬英雄,浑邪王甘愿投降,主因是被霍去病打怕了。浑邪王麾下这些部落王,大多也愿意跟随浑邪投奔霍去病。

草原上的部落兼并,犹如家常便饭,对他们而言,单于、右贤王、霍去病,都是部落王,谁强就臣服谁,是天经地义的。

霍去病麾下几乎都是匈奴人,在浑邪王等人看来,霍去病就是一个王者,当然他们不懂什么叫郡县制。

休屠王这边虽然也在霍去病面前吃过败仗,但除了被灭的遫濮部,其他部落损失不大,也就不太愿意投降。

而且浑邪王率部投降后,河西走廊多出很多优质牧场,试问谁能不心动?

汉匈双方在金城隔黄河相望,匈奴有五万余骑,前来投降,霍去病只有一万骑,前来受降。

这天日出时分,黄河南岸的汉军旌旗齐整,人马雄壮,但除了马蹄声、铁甲声、大风吹旗声外,却无半点人声喧哗,的确是军纪严整的精锐之师。

按计划浑邪部在早晨时过浮桥投降,休屠部在巳时过桥。

当然休屠王另有打算,他要等浑邪部过桥后,拆了北边的浮桥。

然后挥师河西走廊,填补各部空白,效仿当年的月氏赶走乌孙,成为河西走廊唯一的王者。

此时浑邪部悄然提前结阵,号声悠扬,响成一片。

匈奴的号角声,悠扬为集结,短促为示警。

休屠王一边催促着手下跟进吹号,一边骂道:“浑邪王这个白痴,投降还这么积极,赶着去投胎。”

此刻浑邪部骑兵飞驰而来,俯身趴到马背上,身体重心前倾,不住加加快,双耳贯满呼啸的风声。

休屠王这次只带本部人马冲锋,甚至都未通知麾下其他部落王,以免走漏风声。

浑邪和休屠麾下各部全都呆立在战场边缘,完全不明白浑邪部为何要率军冲击休屠大营。

休屠大营乱作一团,休屠王听到奔雷一般的马蹄轰鸣声,心情沉重,浑邪王最终还是识破了自己的计谋,并且在最后一刻扭转乾坤。

浑邪王率部围住休屠残部,包围圈直径只有一百步,休屠王氏插翅难飞了。

休屠王身边只余寥寥数骑,眼中尽显悲伤,对马背上的两个儿子道:“你们两个下马,去给浑邪王牵马。”

日磾与伦两个少年不明就里,但匈奴阵前绝不重复军令,便滚落马下,真的向浑邪王走过去牵马。

休屠王露出了一个凄惨的微笑,拔出短刀自刎。

浑邪王没有杀休屠王两个儿子,匈奴人口少,只要投降做骑奴,便不会追究其出身。

汉军见对岸生变故,阵中鼓声大作,千军万马如波浪般向浮桥上冲过来。

前部数十面大旗迎风飘扬。

后面一队队长戈、长戟、弓箭、盾牌骑兵疾奔而前,分列两旁,接着是赵破奴等十余名顶盔掼甲校尉簇拥着霍去病出阵。

霍去病白袍银铠紫金盔,盔顶三根鹤羽,鹰目方口,不怒自威的气势随风而来。

霍去病随着骑哨策骑赶到浑邪王前,双目如要喷出火来,瞪着浑邪王,拔出宝刀,指着浑邪王,声若惊雷喝道:“大王,是战是降,给个痛快!”

声音夹着风声,如龙吟虎啸一般。

浑邪王和麾下将领见霍去病英雄出少年,无不骇然心惊,匈奴没有尊老爱幼之说,风俗重少轻老,饮食衣物先给少年善骑射者,有剩余才给老弱。

百闻不如一见,霍去病少年将军的形象,在匈奴看来却是天降神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