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7章改邪归正的杨革勇
其实北疆有个很特殊的地理现象,那就是缺水是季节性的。
夏天雨水稀少,但冬天降雪量却非常丰沛,种粮食靠的就是这雪水,然后加上偶尔的几场雨,基本粮食就能丰收,
当然,后期也陆陆续续打了一些井,用于补充水源的不足。
叶雨泽下车看着他们自己画的地形图,眉头紧锁,自言自语。
根据地形铺设管道或者管道和人工渠结合,也可以把水引过来。
杨革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思索片刻后说: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里的地质条件得进一步勘察,看看是否适合铺设管道,而且还得考虑冬季管道防冻的问题。”
两人继续深入山谷进行考察,一路上,也是一言难尽,道路崎岖难行,有时甚至需要徒步攀爬陡峭的山坡。
天气也变幻莫测,时而烈日炎炎,时而狂风骤起,扬起漫天沙尘。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
经过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他们现山谷中的岩石结构较为坚固,适合进行管道铺设。
而且,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管道材料,可以有效解决冬季防冻问题。
回到军垦城后,叶雨泽和杨革勇立刻投入到引水方案的设计中。
他们结合考察的数据,招揽了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的水利工程知识,绘制了详细的图纸。
方案中,不仅规划了引水管道的铺设路线,还设计了一系列配套的水利设施,如蓄水池、灌溉渠道等,以确保水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
为了使方案更加完善,他们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水利专家进行论证。
专家们对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叶雨泽和杨革勇虚心接受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在方案确定后,接下来就是项目的筹备工作。这个叶雨泽和杨革勇就不管了。
项目组负责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的审批和政策支持。同时还着手组建施工团队,采购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然而,项目的筹备并非一帆风顺。在申请项目审批时,遇到了一些繁琐的手续和复杂的程序。
项目负责人多次前往相关部门,耐心解释项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终成功获得了项目的批准。
在组建施工团队方面,也面临着挑战。由于项目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很多施工人员都不愿意前来。
项目组人员四处奔走,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加入。
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同样遇到了困难。一些特殊的管道材料在当地难以购买,需要从外地运输。
他们就积极联系供应商,协调运输事宜,确保材料和设备能够按时供应。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引水项目终于正式开工。
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叶雨泽和杨革勇偶尔也会来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度,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一次暴雨过后,山谷中的沟壑生了小规模的山体滑坡,部分已经铺设好的管道被掩埋。
叶雨泽和杨革勇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他们组织施工人员迅清理滑坡的土石,对受损的管道进行检查和修复。
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生,他们对周边的山体进行了加固处理,增加了防护措施。
同时,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气象监测,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
随着工程的推进,引水管道逐渐向军垦城周边延伸。
每完成一段管道的铺设,大家都会感到无比欣慰。他们深知,这条管道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将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
在项目部和施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引水项目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时刻——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