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经常有人,八十年代中国自研的光刻机,比国外的产品只有一代的差距,原因就在于此。
但非常的遗憾,真正的技术差距,并不是用时间单位来衡量的,工业基础上的差距如果不能被有效弥补,新的产业技术差距,往往也会被再次迅速拉开。
直到陈兵重生之前,中国已经是公认的世界工厂,制造大国,但却一直称不上技术强国,原因就在于很多最基础的工业技术,仍然有许多没有真正追赶上来。
从计算机总局在78年设立,就应该能够看出,高层早就有追赶计算机技术的想法。只是内地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而且是用毛熊的技术体系打下的根基,想要追赶真没那么容易,只能一步步来。
四机部的报告很详实,详细列举了国内零部件与进口零部件的差距。并建议,以中文打字机这种主要针对内地市场的计算机产品为突破口,加速推进国产化的建议。
王安时走的又是另一条门路,因为中文的特殊性,中文输入错过了整个机械打字时代,这一直是很多语言学家引以为憾的事情。
英豪的中文打字机,在电子打字机时代,弥补了这个差距,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令人振奋的喜讯,尤其是在语言学家这个群体之内,更能获得巨大的反响。
王安时专门把王缉志拉回了首都,并通过他的人脉联系了很多语言学家,邀请这些语言学家为英豪中文打字机站台,从学者的角度,提议加速产品推广。
多方的发力之下,效果也很明显,很快高层的批复就下来了,对英豪中文打字机的推广,大开绿灯。
这实际上非常的合理,英豪科技作为厂商,从中文打字机这个产品上,赚取的是经济效益,是利润。
();() 但这个产品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贡献,英豪中文打字机能够获得政策上的倾斜,重点不在那点经济效益,而在于这种巨大社会贡献,入了高层的法眼。
而四机部的报告也获得的了明确的批示,要求四机部成立一个专门的组,对中文打字机的国产化工作进行全力推进。
丁司长为此拉上王安时和王缉志,专门又跑了一次香江,与英豪公司展开磋商。
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英豪的中文打字机被划分为了Ab两种型号。
A型维持现有的技术要求不变,被作为出口型号。b型则降低一定的技术标准,但这个型号的产品也只在内地进行销售。
即使b型内销产品降低了技术标准,真正能够用上的国产化零部件也不多,只占到所有零部件价值的三成不到,而且这些零部件还都是外壳之类的非核心部件。
这已经是维持最基本的质量标准情况下,最大的让步了,在这个基础上,要想再提升国产化率,找英豪公司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能依靠内地零部件厂商去提升零部件质量。
专门内销的b型,因为核心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其实生产成本并没有大幅的下降,与A型的生产成本相差不到10%。
内销的产品被人为分成了质量差异明显的两个型号,售价自然也要拉开明显的差距,否则没有用户会去买质量差很多的内销型号。
此时,英豪中文打字机在香江和东南亚,已经开始了销售,统一零售价是3500美金。
内地市场因为等待政策审批的原因,产品上市时间比海外要晚。
内地市场的产品最终定价参考了海外价格,但进行了大幅的加价。
b型打字机,市场零售价格被确定为1。5万人民币,而A型的产品,零售价格更是高达3万人民币,比出口产品的价格高了三倍不止。
这里很大的原因,是此时人民币汇率,被严重的人为高估了,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状况,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有意拉开A、b两种型号的产品的价格,促使客户多采购b型产品。
当这个定价方案刚刚被王安时提出来的时候,把李世豪和赵平都惊到了,感觉是不是海内外的价格差异太过于离谱了?
但这种报价方案,却得到了几个内资股东的一致支持,在这个时代,海外产品进口到内地,再大幅加价进行销售,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英豪的中文打字机,虽然是在特区进行的生产组装,但核心部件,都是依赖的进口,几乎可以等同于进口产品,在这些内资股东看来,大幅加价完全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英豪是此时唯一的中文打字机生产商,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几个内资股东比陈兵、李世豪更想把英豪科技培养成一直会下金蛋的鸡。
陈兵对这种情况同样了解,前世见到的,比这还离谱的产品定价还有很多。
实话,国内现在太穷了,即使如此离谱的定价,中文打字机能够带来的利润,相比英豪公司的其他产品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陈兵本心里,并不太认同这种,依赖垄断攫取超额利润的方式,吃相太难看了。
不过他也知道,几个内资股东,每个都在系紧裤腰带过日子,都想从这个产品上多赚一点。
而且,内地销售的事情既然想要放权给王安时,就不能因为个饶喜好,轻易去否定对方,何况这种定价方式,陈兵自己也是受益者。
犹豫了一下,陈兵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第一上架,这章是加更,傍晚还会正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