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些商人,我们的大明王朝就不能稳定前进吗?”
三个问题,让陈寒意识到郭汝槐仍对早朝的事耿耿于怀。
尽管他已经解释清楚。
现在大明的国库无法同时支持五个工厂,必须引入民间资金才能健康展。
但郭汝槐眼中,这不是健康展,而是万恶之源。
商人的商业利益,在他这类读书人心中是禁忌,成了他内心厌恶的东西。
他崇敬的思想,深深束缚了他的灵魂。
陈寒有些无言。
郭汝槐的确正直,但他的正直是有条件的。
如果符合儒家经典,他会更加坚定。
一旦偏离了儒家教义,
比如商人,在儒家眼中不过是追逐铜臭的苍蝇。
陈寒的反问让郭汝槐一愣,他低下头,但态度依然强硬。
“但大人,您不能否认,儒家教我百姓更有骨气。”
“儒家教导的百姓不会向异族低头。”
“他们的热血,他们将骨子里的坚韧挥到极致。”
“否则,我们汉族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世间有多少种族在战争中消失,有多少种族沦为尘土。”
“但我们汉族却没有被时间的车轮碾压,这是为什么呢?”
“不正是因为骨子里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吗?”
“你现在推崇的,让商人涉足人民的衣食住行,不就是在告诉人们以后每个人都必须追求利益吗?”
“以后每个人都必须在商人的压力下生活?”
“你觉得这样好吗?”
陈寒大笑道:“我向来对你们这些腐朽的儒生深感厌恶。”
“其实对你也一样,你自己正直不阿,看不惯官场上任何不符合儒家原则的事。”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像你,大明王朝由谁来治理?”
“如果皇帝也像你那样不容忍一点瑕疵。”
“那么这个世界所有的污垢,他都无法忍受,这个世界还能运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