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目光微眯,朱允熥则在一旁劝阻:“皇祖,不必见他们,无非是来求情罢了。”
然而朱元璋并非易于糊弄之人。
见他们忽然这般正义凛然,心中生疑。
这些人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的角色。
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多疑之人。
目睹他们的态度转变,立刻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詹徽等人此刻演技可谓登峰造极,涕泪交加,痛责自己未能管束好儿子,导致今日之祸。
为向灾民有个交代,让天下人明白,王子违法同样受罚,唯有严惩,方显公正。
如此,才能彰显朝廷威严。
连朱允熥听后都觉得此举古怪。
他听说詹徽溺爱其子至极。
之前也曾听闻,其子街头斗殴,被御史捉拿。
因此,他对巡查御史郭汝槐心存怨恨。
这些都是近在眼前的事。
如今,他竟带头,连同文官集团,将儿子推向断头台,众人皆感诧异,蒋瓛在一旁也皱起了眉头。
他们反应之敏捷,不像是要送子赴死的模样。
他知道陈寒能迅传递消息,是因为故意泄露给锦衣卫。
锦衣卫的度已属飞快。
能比锦衣卫更快的,唯有事件亲历者。
可见,他们匆忙见子,仓促定计,必有深意。
或许是欲退实进。
这类人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谨慎,
绝不会轻易使儿子陷入绝境。
这其中究竟有何转机?
蒋瓛的智慧似乎不够用了。
朱元璋见到众人面色,洞悉他们退中求进的算计。
表面上看似要置其子于死地,
实则暗含之意,期盼陛下能对他们稍存怜悯,宽宏大量。
朱元璋心思细腻如。
无需多问,便知詹徽等人的真实意图。
据他所想,詹徽等人断不会做出牺牲亲情的大义之举。
唯一的解释,便是欲在自己面前讨好取巧。
朱元璋眼神一转,心中有了计较,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于是他正气凛然地说:“此事重大,若非你们禀报,朕尚不知情。”
“你们能舍亲为国,足见对朝廷的忠贞,也显出你们无私之心。”
蒋瓛闻言,满腹疑云。
刚才不是已禀告过了吗?
为何此刻又如此?
他心中困惑,旋即醒悟,原来这一切都在演戏。
詹徽等人在演,老皇帝也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