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大部分渔民想到的就是利用他们的渔船给欧洲其他地区运输货物,才逐渐有了后来的荷兰人“海上马车夫”
的名声。
这就与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冒着综合下来,高额的死亡率,也要不停南下的原因一样的道理。
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是奢侈品的高利润商业航线,每年的船只最高时维持二十到三十艘,因为极高的商业利益,哪怕沉没率高,仍然维持了航线的贸易利益。
而他们本国在美洲的维持和殖民人口,是通过大西洋,并不是太平洋,所以西班牙的大帆船商业航线,当下无法承载大规模移民。
除非不顾百姓的死亡,运输一百万的移民去新大陆,在大海上死亡五十万甚至更多,每次的航行,做好沉没一半船只的准备。
这还是建立在西班牙探索到了完整的航线上的基础,朱高炽不敢把百姓的生命视作游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法达到朱高炽的要求。
那么能不能模仿俄国呢。
俄国在美洲的失败,并不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虽然这条道路也不好走,可是比较起太平洋,如果能成功,可以成为大规模移民的通道。
俄国的白令率舰队,大致顺着最初人类迁徙到美洲的路线,代表俄国人抵达了美洲,不过那里全都是杳无人烟的荒野,地面上分布着冻土和乱石,并没有适宜耕种和定居的土地。
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俄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抵达美洲的时间太晚,最后一个抵达美洲的开拓势力,他们无法获得更好的土地,加上西方各国对俄国的恐惧,被各国放下各自的矛盾,联合驱逐并打压俄国,常年的受到阻挡才导致俄国在美洲的失败。
但是如今不同,大明只要抵达了美洲,前期大量投入,在当地建造了船厂,就可以沿海岸航行,抵达富裕的地区,成为大规模移民的大型补给点。
虽然也很辛苦,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是能在保障百姓人生安全的局面下,达到大规模移民,并开发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美洲可没有殖民者。
美洲的土著们大多也很友好,西方的殖民者能在美洲落脚,离不开当地土著的帮助,如果不是当地土著们的救治和补给,西方的殖民者早就饿死病死了。
大明人只要与那些和平的部落和睦相处,为他们带去贸易,就能获得他们的友谊,一起抵抗态度恶劣的部落。土著们当然也有坏的,可是在西方长期的宣传下,人们旧有的印象中,土著总体上都是很野蛮,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
如果大明在新大陆扎下了根,靠着先手布局的优势,多年后就算西方人也来到了新大陆,也很容易被大明人驱赶出去。
那么开拓东北和远东,甚至修建铁道,光靠目前的阉工数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大量的牺牲下,才有可能在当下的时代,修建一条铁道出来。
犹如秦朝时期修建的长城,技术不够,人力来凑。
修建西部七省的铁道,如果是为了安稳西部,解决战俘问题,扩充大明人口,修建南洋铁道是为了开发南洋,前者与后者都有利润可图,时间上的跨度也不会太远,很快就可以回血,那么修建奴儿干都司的铁道,则是一项长期不能带来收益的亏损工程,注定了需要大明长期大量投入和承担。
那么使用国内工人,每个人十八元的月钱,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待遇种种,还吸引不了多少人,国内也承担不起,并且会带来大量伤亡。
建造奴儿干铁道的成本必须要压下来,才能满足自己计划里的需求。
朱高炽收回了视线。
自己这回巡视东北的时间这么久,就是要实地考察,为日后的项目启动奠基,放开阉工的使用规定,同样是个准备工作。
光靠阉工的数量是不行的,数十万的阉工听起来很多,但是大明的技术不够啊,不如十九世纪的美国,唯一能比的是大明的农业技术。
这是中国古代的优势,哪怕后世西方人的游戏里,游戏里中国文明的特技也是粮食高产。
所以满足一百万,甚至更多修建奴儿干铁道人口所需要的粮食,当下的大明拿得出来,除了国内的粮食,还有南洋的粮食,可以通过国内的铁道,低成本的运输到东北。
南洋的气候环境,加上大明人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大明不缺粮食的底气,哪怕还没有获得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既然阉工可能不够,那就加上高丽。
谁让高丽自己内战起来了呢,否则高丽稳定的情形下,也只能满足大明商行在高丽的人力需求,至于从南洋调人到奴儿干,不是朱高炽不愿意做,而是死亡率太高。
高丽人和倭国人都耐寒,修建奴儿干铁道最好的人力,又有辽东使用阉工二十年之久,具备极其成熟的管理体系,这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
金州的工业,北平的工业,加上奴儿干都司的河流运输,前期所需要的运输、工业物资都具备了条件。历史上,洪武朝使用的是奴儿干的河流,建设了吉林船厂,通过各江与奴儿干各卫进行补给。
天气寒冷,有“不怕”
冷的高丽和倭国人。
前期道路不畅有高度发达的江河。
最主要的是粮食富裕。
朱高炽拿定了主意,多余的粮食,因为保存期不长的原因,留在仓库里也是腐烂,把粮食拿出来消耗,不光不浪费粮食,又为大明的未来提供了光明的道路。
“高丽流民遍地,民不聊生,太不文明了,作为上国,大明不能袖手旁观,坐视无辜百姓惨死,所以大明必须要伸手。”
朱高炽缓缓的说道。
一旁的朱高燧牙酸了起来,他跟大哥一起长大,大哥什么为人性格,他难道还能不清楚,大哥说的话要反着听。
不了解大哥的人,会因为大哥左一个道德,右一个文明,被忽悠的晕头转向,真要是信了大哥的那一套,下场绝对会很惨。
可奇了怪啦,人们还就被大哥迷惑的五迷三道,一直没有人反思。
姜宾知没有朱高燧的想法,大明就是这么文明,太子殿下说的没错,静静的等着太子殿下的下文。
“我准备成立奴儿干铁道工程部,以工赈灾的方式,从高丽吸收流民,在奴儿干修建铁道,促进奴儿干的开发工程,各得其利。”
以工赈灾可不是美国发明的,中古自古就有。
在《管子?乘马数》一书中,就有管仲对于国家遇有大旱大涝之灾的言论:“若岁凶旱水?,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遇上大旱大涝的灾年,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务农,生计没有着落,则可以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楼台,雇佣那些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猪狗都养不起的穷人以做工为生。
所以有的时候,修建宫室台榭,不是为了君王观赏享乐,而是实行国家投入建设以恢复民生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后来所谓工赈的办法。
由于其具有“一石三鸟”
之效,在灾荒赈济或公共事务中具有节省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凶年流民、盗贼产生等好处,为统治者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