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顾不上兑奖挣钱,挺直了腰杆阴阳怪气,“哼,考前我就说了,我们夫子神异,这会儿信了吧?”
他府:……
你确定你说过?
安庆府一朝翻身,自是扬眉吐气,“也不知道是谁,还笑我们遭骗,没得咸吃萝卜淡操心,也不看看我安庆府书生,向来两袖清风、荷包坦荡,有啥值得人骗?”
他府:……
感情你穷你光荣?
原疏很是有些记仇,他四下张望,不怀好意,“我们小夫子行得正坐得直,不知道会试前那位自诩祖师爷的才子,今在何处?中了没有?名次几何?”
人群一阵静默。
祖师爷缩了缩头,不才区区二百零三名,就不献丑了。
也有人擅逢迎,趁机攀结。
“小生晋江县汪楫,闽中解元。哎,是我等肤浅,惯会以貌取人,唐突高人。说起来,我这一支与休宁汪氏同属越国公汪华后裔,也算与休宁有旧,不知顾夫子可否看在同乡的情分上,与我等闽中学子结个善缘?”
“吾乃吴县苏临,与苏将军系属同宗……”
“哎哎,别推,我是清河崔汭,与顾准顾老大人先妣孟太夫人有旧……”
这般没关系硬攀,令众生咬紧了后槽牙。
咳咳咳,实在是叫人又酸又爽。
酸,盖因他们绞尽脑汁,也无亲可攀。
爽,眼瞅着越来越多人打不过就加入,想来顾氏科考法门,不日就可传遍天下。
没事,他们等得起!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只蹲几日,就剽来这本殿试热点。
可惜顾劳斯原本大涨的名声,还没回春两天,就在春闱放榜第三日,再度跌停。
只因神宗突然颁圣旨,昭告众士子,殿试三榜诸生还要加考一科,专攻农水,以此选拔英才,充实大宁科学院。
而这大宁科学院,不在别处,就设在这邪门的不惑楼后院。
你品,你细品?
往年殿试一榜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试后直接入翰林。
二榜进士五十人,殿试后由礼部加试,取其中学问优异者二十余名,授庶吉士称号,安排到翰林院等重要机构中“观政”
。
作为新科进士里的优秀见习生,这二十几人自然要重点培养,至于其他落选进士,则直接去排队吏部排队铨选,外放任职。
最后剩下的三榜同进士,人员最多,虽难得重用,也是充实五品以下基层地方官的主力军。
所以,虽然殿试无落选之说,但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一关能直接决定读书人仕途的高低远近。
而眼下,因为顾悄的一纸建言,三榜生了变数。
多数人乍听欣喜,以为定是朝廷开了先例,要给三榜一条出任京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