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小身板能推得动吗,掉坑里咋办。”
李氏在旁边一口给拒绝了,别到时两孩子一起摔倒了,
“好吧,”
陈晨想象了一下,又看看弟弟胖胖的小身板,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挑战了,那就在院子里多跑几遍吧。
西西听到不能去奶奶家,很是不开心就想放大招。“敢哭的话就揍你屁股。”
李氏看他瘪嘴立马喊道。“走走,姐姐推你玩。”
陈晨立马推起车子跑了起来,“咯咯咯”
一会儿就传来了西西欢快的笑声。夫妻俩微笑着对视了一眼,“晨晨就是会哄他弟弟。”
“女孩子天性吧。”
“不过做父母的总是不能太偏心,偏心的孩子感情都不咋样。”
“那倒是。”
“其实我觉得女儿就很好,你看晨晨多懂事,又乖巧聪明”
这是女儿奴的老爹陈有全,
“咱为杰知道让着妹妹,西西知道向着姐姐。也都是好儿子。”
这是喜欢儿子的李氏。夫妻俩在院子里闲话了会家常,陈有全又回木工房去鼓捣车子去了,李氏看看天色也该烧晚饭了,也起身去忙乎了。
这边李家岭,在陈家村西边的山里,步行要翻过两座大山,好在山里有湖,湖里的水往东流出了山间往海里奔流而去,一条小些的河经过陈家村门前,不过河道比较浅,而且有的地方窄,也没人疏通过,所以不能通船,一条大的流经县城,就是县城外的护城河,河水深且宽,县里每年都会派人检查疏浚,所以山里人家经常会划着小船来赶集,山里山货多,湖里也有鱼,极大地丰富了周围人的餐桌,李家岭是李氏娘家村子,就坐落在宁湖东河道的山坡上,是个上崖,既不会漫水时淹了村子,又能方便取水灌溉,只是山上土地少,都是辛苦开出来的几亩梯田,所以平时采点山货,捉几条鱼贴补下生活,村里有两户人家养了两条船,经常去打鱼赶着大集去县城卖,李氏有时就会找相熟的帮着带点东西回娘家,娘家打到大的鱼也会给捎来到集市上,有时老李头赶集卖点山货就会到女婿摊位上。
这日老李头到地里去转转回来的路上碰到了打渔的堂弟,“哥,你去哪里了,刚去你家找你你不在。”
“咋了,是英子信来了吗走走到家里坐坐。”
“好吧,刚从你家出来,跟嫂子说过了,不过还是和你说说才好,怕嫂子不明白传错了话。”
又回到老李头家里坐下,“哥,你大闺女婿这两集在集市上很出风头啊,他不是木匠吗,新做了个给小孩子玩的小车子,在集市上卖的很火,这集也早早卖完了,英子给你们两老带了些吃的,让我传话让你帮着寻摸些木料,要好些的,有合适的让安排船运到县城边上,他赶牛车来拉,你寻摸好了我下集给他带个信,约个时间给他送过去,他到时去来接。”
老李头又详细的问了些女儿女婿的情况,今天是李氏来的和他也熟悉,所以还聊了会天,所以倒是把一些近况和老两口说了说,知道女儿一家日子过得好,老两口就放心了,送走了堂哥,老李头回屋看见小女儿正在比划布料“你姐又给你带布料了”
“嗯,”
美美的小梅正是如花的年龄,李氏有感于自己年轻时家里贫困,穿不上新衣服,那种对新衣服的向往现在想起来都有点苦涩,当时每每自己攒点钱想买块布料,都被老爹拿去给大哥准备盖新房,娶妻,没办法,家庭太贫困,一家人一年都见不到件新衣裳,现在自己生活好了,别的不管,小妹她总想着给裁几件新衣裳,不要错过这如花的年龄。
“这料子真好啊,娘你摸摸,好滑。”
许氏摸了摸,“我这手糙得很,别把料子刮坏了,幸好你现在身高也长得差不多了,这件在意点穿能多穿几年,你姐对你的好,你可要记在心里,以后也要对你姐好些。”
“那还用娘说,我和姐感情好着呢。”
李梅撒娇道。
“你想好哪里有木头了吗”
许氏问老伴,
“咱家还有五棵,其中两棵樟木留着给小梅打嫁妆,趁着这次也一起运过去,反正都是女婿给做,到时选个最新的款式做箱子柜子和床,我再去寻摸相熟的人家,应该也会有多的,先凑个十根,这次我和老二跟着过去,具体情况也得去当面问问才好。”
“行,你看着办吧。”
许氏对这些事也不了解,索性也不去管“小梅,你等下去你大哥家让他们晚上来家里吃饭吧,你大姐捎了些肉和骨头,还有大米,晚上咱蒸米饭吃。”
女儿给自己老两口捎的好吃的,不好往外分,就索性把大人孩子一起喊来吃顿好的,也给孩子解解馋。
“好勒”
李梅答应道,
“把布料收起来,让你大嫂二嫂看见眼热。”
“知道,娘”
小梅答应着把布料细心叠好,放到箱子里收起来。
老李头夫妻和女儿现在是和小儿子住一个院子,本来三间房,和两间东厢房,小儿子结婚又加盖了三间正房,晚上大儿子一家四口过来一起吃晚饭,许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在厨房炒菜,李梅帮着看侄子,一大家子吃了一顿油水很足的晚饭,临走许氏还给老大家装了一大碗肉,带回家能吃两顿呢。
晚上兄弟俩也都在自家和媳妇商量家里几根木料这次就一起带出去,反正山里人家每年冬天都会伐几根木头,有时自家用,有时就往外运,这边还好靠着水运就能出去,正好贴补家用,多是不会多的,一来这木头招虫子,二来宁县地方小,山又多,很多人家都是自家去山里伐木,舍得买木料的人家还是少数,有钱人家又看不上,都喜欢什么红木,樟木类的。所以老李头很快就凑齐了十根木头,让堂哥帮着带话下个集市送过去。请牢记收藏,&1t;